初伏已至,不少人手指上莫名其妙地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,不仅特别痒,而且挠破后还会脱皮,有人觉得这是“湿气重”,那么真的是这样吗?
35岁的张萌已是广州一家大型外企的中层干部,是同事眼里的女强人。
最近,她两个手的手掌突然特别痒,“摸一摸,觉得手掌里有些小疙瘩,过一段时间还会爆皮。”
本以为是过敏,她没特别重视。
过了两天,张女士发现原本的小疙瘩竟是小水泡,而且颜色也逐渐变得透明。
无奈用了些止痒的膏,但一周过去了,手上的小水泡依然在。
尤其是在洗完手或衣服后,手痒的情况就会加重。
上周六,张萌来到增城区人民医院就诊,经过诊断,皮肤科主任卢秀仪医师告诉她——“这种米粒大小、透明的小水泡就是人见人烦的汗疱疹,近期有不少患者为此前来就诊,每年5-10月,是汗疱疹的高发季。”
展开全文
诱发的原因很多
中医认为,就体质而言,湿气重者更易发病,体内有湿,如果本身血热,那就变成湿热交杂;
外部因素
1、生活环境比较潮湿、湿热;
2、生活中接触花粉、灰尘和微生物;
3、食物过敏源,常见的有奶制品、鱼、虾蟹、牛羊肉等;
此外,有些女性手上起汗疱疹,是用了肥皂、洗衣液等刺激洗化品。
对于这种症状该怎么办呢?
首先当然是“排水”,健脾祛湿。民间常用炒薏苡仁、白扁豆来利湿。
(2)发病周期长者,建议外用眉轩堂草本修复霜,不仅杀菌止痒,还可以温和渗透肌肤深处,修复破损皮肤,提高皮肤的抵抗力。
(3)患处痒感明显,伴有有剥脱、干燥、疼痛症状者,再配合搭配的止痒喷雾和维生素e乳,可以起到很好的滋润和修复效果。
这样预防
1、要尽量避开过敏因素如灰尘、螨虫、花粉等。
2、饮食方面适当忌口,少碰海鲜、牛奶及荔枝、芒果、菠萝等热带水果,少食辛辣刺激食物。
3、平时还需要注意规律作息,少熬夜,避免过度疲劳等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的因素。
此外,要适当在阴凉处散步,增强免疫,可达健脾利湿之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